当前视讯!咖啡的涩感:咖啡冲泡出来后总是“麻舌头”,怎么解决?
文/咖啡小芝士
咖啡的涩感:咖啡冲泡出来后总是“麻舌头”,怎么回事?
(资料图片)
常喝咖啡,大家肯定也都发现,咖啡有时候喝到嘴里,舌头会感觉到“很涩”,我们通常喜欢口感滑润的咖啡,涩味的出现更多情况下会让我们的味蕾体验打折扣。
今天,我们就针对以下几个问题,来聊聊咖啡的“涩”。
“涩”是什么?
“涩”为什么会存在?
“涩”要如何在萃取咖啡时,尽量的避免?
1、“涩”是什么?
首先,涩不是味道,而是一种感觉,一种摩擦力超强的粗糙感。其实生活中,我们对涩并不陌生,谁没吃过没熟透的软柿子呢?那种柿子带来的涩感过于强烈,让人难以接受,但那也是我们对涩感最直观的感受。
我们的大诗圣杜甫曾这么描述“病橘”,“惜哉结实小,酸涩如棠梨。”我们也许没吃过“病橘”或“棠梨”,但我们吃过的葡萄、黄瓜、苹果、香蕉、以及一些半熟的果蔬,或者喝过的红酒、茶都有涩感的存在。通俗的讲,就是“麻舌头”。
我们一般喝的咖啡都会有点涩感,恰当的涩感也是咖啡豆品质的判断依据,但好咖啡的涩感转瞬即逝,味觉上不会有不快的感受;差一些的咖啡涩感是难以忍受的酸涩、或苦涩,而且持续时间长,不会消失,也难以掩饰。
2、“涩”为什么会存在?
咖啡生豆中含有多种酸类物质,如苹果酸、柠檬酸、绿原酸等,咖啡的风味好坏也取决于这些酸类物质在咖啡中的比例分配,其中最主要的是绿原酸。
咖啡在烘焙过程中,部分绿原酸分解成奎宁酸和咖啡酸,然后反应形成“二咖啡酰奎宁酸”,在口腔内与唾液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可溶的沉淀物,我们的外部感受就是涩感。当然也来源于其他的酸类,但是少量的。
“涩”存在的原因有多个方面,并不完全是咖啡师的错,所以如果你自己冲的咖啡很涩,也不要过于自责~
从咖啡豆的品种,种植环境,采摘和处理,到咖啡豆的烘焙,再到咖啡的萃取,以及咖啡的新鲜度等多个环节。
品种:阿拉比卡豆的绿原酸含量比罗布斯塔低2%左右,很多公共场所的快餐咖啡喝起来很涩,也是因为选用了价格较低的罗布斯塔豆。
种植环境:高海拔生长的咖啡豆,要比低海拔的咖啡豆口感更佳,涩感更弱,更顺滑。
采摘和加工:未成熟的咖啡豆就像未成熟的果蔬一样,有涩感,这样的咖啡豆也被列为瑕疵豆。所以成熟度越统一的豆子,品质越高。
咖啡豆的烘焙:为追求浅烘而火候太小,或者火候太大,受热不均,或是烘焙时保留了过多的银皮,都会导致豆子的涩感。
烘焙后的养豆期也会影响咖啡的涩感,烘好的豆子一般排气3-5天,如果未经排气直接喝,也会有涩感,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。
3、“涩”要如何在萃取咖啡时,尽量的避免?
水温:水温过高或过低,咖啡喝起来都会有涩感,所以水温控制在90度左右的区间,萃取时,根据咖啡豆调整,找到最好的口感。
研磨度:研磨度太细,或太粗,都会明显感觉到色感增强,尤其太细的研磨度。
萃取时间太长:容易过度萃取出我们不想要的物质。
所以,为了避免自己的咖啡太涩,首先是咖啡豆的选购,其次是对萃取过程中操作细节的把控。
关注咖啡小芝士,每天学点小知识!
关键词: 罗布斯塔
-
Spotify裁员6% 数字广告“盛世”不再|环球焦点
-
环球即时:蹭热度也要适度!有咖啡店售卖“莲花清温咖啡”?查!
-
内蒙古实现档案查询“掌上办”
-
准格尔旗: 吃着 “六六八八”过大年
-
报告预计2025年国内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0万辆
-
今日热讯:2022年新增社融超32万亿元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大
-
世界观速讯丨民生直通车丨2023年春风行动将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
-
玉兔迎春启新程——全国各界群众欢度春节
-
兔年春晚:中国年轻人喜爱的“文化年夜饭” 天天热资讯
-
世界热点!度过最艰难一年,机票代理人忙起来
-
世界快资讯:水银温度计“便宜又好用”!为何要全面禁产?
-
2022年内蒙古GDP为23159亿元,同比增4.2%
-
全球实时:“疫问”系列报道 没“阳过”原因何在?春节需要注意点啥?专家回应
-
【强信心谋发展开新局】让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
-
春节红包大战静悄悄 | 一佳之言-焦点关注
-
国家乡村振兴局2023年稳步推进乡村建设_天天动态
-
【环球聚看点】一颗胡麻籽的“新生”
-
过年丨阿里披露平台数据:热腾腾的“团圆经济”回来了
-
天天观天下!新春走基层丨“冰雪迎春”成中原人过年“热菜”
-
【新春走基层】“塞上老街非遗庙会”正月初六正式启幕_全球看热讯
-
滚动:【众志成城 同心抗疫】呼和浩特全力做好农村新冠病毒感染者医疗救治工作
-
国家开发银行2022年人民币贷款余额新增1.06万亿元
-
今日热讯:年夜饭一桌难求,新地标人潮涌动——透视新春消费新热力
-
新春走基层丨市场旺 团圆乐 信心足——长春假日消费市场见闻
-
重现“烟火气”的郑州:有饭店满座满订,有堂食排号数百